遺傳中心法則表明,DNA是生物體內(nèi)遺傳信息的載體。遺傳信息在精密的調(diào)控下從DNA轉(zhuǎn)錄成RNA,再傳遞到蛋白質(zhì)。因此RNA被認(rèn)為是DNA與蛋白質(zhì)之間生物信息傳遞的“橋梁”,在研究轉(zhuǎn)錄組信息中占有著重大的作用。
背景介紹
轉(zhuǎn)錄組(transcriptome)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生理條件下,細(xì)胞、組織或者生物體內(nèi)所有的轉(zhuǎn)錄產(chǎn)物的集合,即轉(zhuǎn)錄出來的所有RNA總和,包括編碼RNA(即mRNA)和ncRNA(tRNA、rRNA、miRNA、lncRNA、circRNA)等不同類型的RNA分子。在這之中核糖體RNA
(rRNA) 約占RNA總量的 80%,是最多的一類RNA,通常這類RNA分子量比較大且代謝不活躍,種類包括:原核生物中5S
rRNAs、16S rRNAs和23S rRNAs三種,真核生物中5S rRNAs、5.8S rRNAs、18S rRNAs和28S
rRNAs四種。

圖1. RNA分類圖
rRNA的“作用”
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(HGP)和DNA元件百科全書計劃(ENCODE)的完成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在人類基因組中大部分DNA都可以轉(zhuǎn)錄成RNA,但是僅有1.5%的核苷酸序列用于蛋白質(zhì)的編碼,剩余不編碼蛋白質(zhì)的的非編碼RNA(ncRNA),被認(rèn)為是基因組轉(zhuǎn)錄噪音。這種轉(zhuǎn)錄組噪音(無效信息)基本全部來源于豐度最高的成員——rRNA。
測序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多的獲得生物信息,但是rRNA這個在RNA中最豐富的成員卻只能提供非常少的轉(zhuǎn)錄本的信息,且檢測到過多的rRNA會掩蓋其它基因的表達(dá)豐富度;因此,通常在測序之前從RNA樣品中除去rRNA,rRNA去除的效率也被視為最大化讀取到轉(zhuǎn)錄物的關(guān)鍵因素。
圖2. 人類組織或細(xì)胞總RNA中各種RNA分布餅狀圖
rRNA的“去除法”
目前rRNA去除的方法主要有兩種,一種是通過DNA探針或者RNA探針雜交捕獲rRNA再用磁珠吸附去除的方法,這種方法稱為Ribo-Zero-seq;另一種是利用特異性核酸酶處理的方法提取RNA,稱為RNA酶消化法。兩種方法對應(yīng)的原理與區(qū)分如下所示:去除流程:特異性探針(區(qū)分物種)與rRNAs雜交——RNase H消化rRNAs——DNase I消化探針——其他RNA富集純化市場占比:在市場現(xiàn)有品牌中占據(jù)絕大多數(shù)優(yōu)勢:樣本起始量要求低;rRNA殘留量更低缺點(diǎn):其操作較復(fù)雜;暫無混合樣本效果驗(yàn)證;
去除流程:生物素標(biāo)記探針與rRNAs雜交——鏈霉親和素磁珠去除探針與rRNAs——其他RNA富集純化市場占比:Illumina RiboZero與Thermo RiboMinus系列使用該方法優(yōu)勢:磁珠法,操作簡單;可應(yīng)用于混合樣本;缺點(diǎn):樣本起始量要求高(一般為1 μg);rRNA殘留量相對方法1略高;

圖3. 1μg 293T 總RNA 進(jìn)行 rRNA 去除,利用 qPCR 對比去除前后 rRNA 基因和 mRNA 基因的Ct值變化
圖4. 分別以1μg 人、小鼠、大鼠總RNA為樣本,試劑盒去除rRNA后建庫,測序獲得rRNA殘留%數(shù)據(jù)
產(chǎn)品信息
參考文獻(xiàn)
1. Adiconis
X , Borges-Rivera D , Satija R , et al. Corrigendum: Comparative
analysis of RNA sequencing methods for degraded or low-input samples[J].
Nature Methods, 2014, 11(2):210-210.
2. Zhao W , He X , Hoadley K A ,
et al. Comparison of RNA-Seq by poly (A) capture, ribosomal RNA
depletion, and DNA microarray for expression profiling[J]. Bmc Genomics,
2014, 15(1).
3. Petrova O E , Garcia-Alcalde F , Zampaloni C , et
al.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rRNA depletion procedures for the improved
analysis of bacterial biofilm and mixed pathogen culture
transcriptomes[J]. Scientific Reports, 2017, 7:41114.